联盟首页 关于联盟 联盟动态 联盟简报 研究进展 友情链接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与管理文件 联系我们
联盟首页 > 新闻正文
 
 
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有关情况
 
 
 
 

[农业部办公厅副巡视员 雷刘功]: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欢迎大家出席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大家知道,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2011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为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并于去年的12月26日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正式印发。这个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现代种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规划的制定和发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让大家对这个规划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邀请农业部种子管理局马淑萍副局长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下面先请马局长为大家介绍规划的有关情况。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 马淑萍]: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种业发展以及种子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

 [马淑萍]: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为粮食生产“九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种业市场化时间较短,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现代种业的差距依然较大,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相比,仍有诸多不适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现代种业”。201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按照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编制《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规划的编制是落实《意见》的具体措施。为编制好这个《规划》,由农业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等16个部门多次组织召开规划编制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针对20种农作物开展种业发展的专题调研,赴甘肃、四川、海南、湖南、辽宁、河南等制种大省和用种大省调研,广泛听取种子企业、科研单位、地方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历时近两年时间,编制完成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规划》于2012年12月26日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正式印发。

[马淑萍]:二、《规划》主要内容《规划》全篇共六个部分,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发展布局、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根据《意见》要求,规划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深入分析了现代种业发展面临的紧迫形势。《规划》全面总结了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深入分析了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种业发展的要求明显提高。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作物种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世界农作物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未来几年是我国现代种业发展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有牢牢地把握我国种业发展的控制权,才能牢牢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全面细化了《意见》提出的目标。规划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将《意见》确定的现代种业发展目标分为2015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到2015年基本实现“两个分离”,即积极引导和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其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初步建成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前五十强种子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到2020年建立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实现“四个提高”,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由目前的96%提高到97%以上,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商品化供种率由目前的65%提高到80%以上,前五十强种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

[马淑萍]:三是分作物提出种业科研目标和重点。规划明确了20种农作物的种业科研目标和重点,既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五种主要粮食作物,也包括蔬菜、棉花等15种经济作物,确保了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协调性。同时,要求各个作物种业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挖掘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功能基因,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开展种子生产、加工、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种业科研的发展水平。

四是分区域科学布局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基地布局坚持“优势区域、企业主体、规模建设、提升能力”的原则,明确了基地的类型、区域范围和建设内容。从类型上看,既规划建设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基地,同时也兼顾了重要经济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从范围上看,既着力加强国家级种子基地建设,同时兼顾区域级、县(场)级基地建设,确保种子生产供应总量和结构平衡。

五是全面统筹各类种业发展项目。发展现代种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主体和多部门。规划重大工程部分围绕落实重点任务,全面统筹重点项目,形成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商业化育种、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种业监管能力提升四大工程,构建了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供种保障、企业竞争和市场监管四大能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马淑萍]:三、落实《规划》的主要措施农业部将从四个方面全力推进《规划》的落实:

一是强化合力推动。农业部将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合力推进规划落实,围绕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调整和优化种业资源,力争实现有关部门“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全面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中央和地方形成合力,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和特点,将规划要求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种业投入。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提高种质资源保存和评价能力水平;加大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投入,支持建设育种研发中心、测试体系;加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投入,提高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强种子管理能力投入,完善农作物品种试验体系、新品种引进示范体系、种子检测体系的建设。

[马淑萍]:三是支持企业发展。深入推进科企合作,加快提升企业科研育种能力。利用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落实各项金融、税收、保险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建立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四是强化种子管理。加强种子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种子管理职能。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监管机制,开展打假护权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制种基地整治,开展种子门店清查,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维权和自律作用,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树立行业典范。以上是我向大家作的一些简要介绍。接下来,我愿意回答各位提出的问题。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加快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已经接近两年的时间了,两年来,国家在落实意见方面,有哪些实际举措?谢谢。

[马淑萍]:非常感谢记者的提问。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下面我就来回答你这个问题,2011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62年曾经发布一个文件《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时隔49年,国务院出台8号文件,应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意义非常重大。国务院出台《意见》以后,在当年的5月9日,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工作会议,回良玉副总理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之后的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又进行了分工,我记得他把意见落实共32项,其中农业部牵头落实的就有16项。就是说抓落实是抓得非常具体的。

[马淑萍]:同时,在近两年的时间内有30个省出台了实施意见。总体来看,我们在落实《意见》方面,开展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这个政策对支持现代种业发展既有做加法的,也有做减法的。比如说我们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扶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减免税政策,所有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种子生产经营所得就可以免征所得税,这就给企业做了一个减法。还有我们做加法,建立了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这个基金是由财政部、农发行、中化集团共同发起建立的,基金总额是15个亿,已经于去年的12月全部到位。这15个亿,对企业兼并重组、引进人才都是可以用的,这是做加法。同时还有保险,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就种业的保险问题也有了试点。还有我们的银行,对种业的贷款支持,给予优惠利率。

第二方面,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去年国家发改委启动了生物育种和产业化专项,这个专项扶持了41家企业,投资3.36亿元。我们通过种子工程,扶持12家“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帮助企业建设育种创新基地。农业部和财政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支持企业建立规模化的种子生产加工基地。

第三方面,强化机制创新。推进现代种业的发展,尤其是做大做强企业,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育繁推脱节,“育”基本上在科研和教学单位,“繁”和“推”这两个环节在企业。怎么样让“育繁推”结合起来,怎么样建立这个机制,促进科研单位的育种要素、人才、育种材料,还有技术,向企业流动。去年以来,我们部里积极推进科企合作,促进育种要素向企业流动,开展商业化育种。同时,江苏、吉林、安徽等省也都出台了一些政策,让科研人员保留身份,带着技术到企业,到企业搞研发,这都是机制的创新。

[马淑萍]:第四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总的看,种业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健全。《种子法》颁布以来,配套出台了很多部门规章,但是部分规章已经实施十年了,一些已经不符合现代种业发展形势的要求。比如说农业部在《意见》发布的同时,修订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家都知道,中国种业企业多、小、散、弱,入市的门槛比较低,100万就可以成立一个公司,新办法大幅提高了企业入市门槛,着力规范企业行为,强化全程监管。过去我们叫经营许可证管理,这次新的办法叫经营许可管理,一字之差,内涵是不一样的。

新办法提高了企业的入市门槛,比如说“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过去3000万增加到1个亿,“经营两杂” 种子由过去500万提高到现在3000万,从事进出口企业由过去的1000万现在提高到3000万,注册资本提高了。第二个门槛,也是非常重要的门槛,就是强调要有固定资产。这次我们要求不仅要有注册资本,还要有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比如“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注册资本一个亿,固定资产的要求是五千万。进出口的种子企业固定资产也要求一千万。这门槛是很过硬的。

[马淑萍]:还有,对企业有品种的要求。我们要求“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要有自己的“国审品种”或者“省审品种”,要有育种基地、育种技术人员,育种的相应设施设备,就是说要提高你的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这个办法的修订,对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我们还出台了《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目前市场上品种命名非常多,有时候一个品种叫多个名字。为规范命名,我们出台了这个规定。规定要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唯一性原则,另一个是优先性原则。此外还修订了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等。

第五方面,加强管理。我想大家都知道,2011年农业部成立了种子管理局。过去种子管理工作在农业部层面分散在不同处室,现在是个正局级单位在管理种子,这也是落实8号文件的最重要的举措。在农业部成立了种子局以后,有8、9个省由过去的种子站改为了种子局,部分省实行了参公管理。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品种管理、市场监管和种子企业的动态管理等。

我想,两年以来,《意见》得到了全方位的落实。可以讲,中央和地方对种业工作重视的程度之高,出台政策措施之实,工作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种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中国种业将大有作为。

[中央电视台记者]:目前我国的种业发展面临着育种创新能力低、企业竞争力弱以及市场监管不强等问题,这个种业规划的出台将对我国种业的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谢谢。

[马淑萍]: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我已经介绍了,我们这个规划的出台是落实《意见》的一个重要举措,规划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一些具体的规定。这个规划出台首先是提振种业的信心,如果说《意见》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现代种业的发展方向,规划的出台对于《意见》进一步进行了细化,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对于一些任务都进行了具体的部署,措施更实,操作性更强。让大家对中国种业更有信心,尤其是企业。

其次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个规划的实施,一定会提升“四个能力”,即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因为规划的具体措施都是非常明确的。比如说,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我们有“两大工程”提供有力支撑,一个是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工程,我们把现有有关部委的支撑种业科研的项目全部整合到这个工程里来,比如说“863”、“973”科技支撑项目,包括我们的引进项目,都放在这个工程里。我们大家劲儿都往一起使,就会加快提升我们种业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科研水平。

另一个是,商业化育种工程,我们把很多项目归到这个工程里来,对提高企业的商业化育种能力会起到促进作用。种子基地的建设,包括种子工程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发改委的“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这些项目都支撑了我们基地建设的能力的提升。当然还有市场监管能力,我们有几个项目也是支撑了这个。我想,通过规划四大工程的进一步落实,必将推动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应该说前景是非常好的。

[农民日报记者]:我们了解到,农业部已经连续三年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但是农业部每年公布的重大农资案件当中,有不少是种子案件,《规划》当中将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您能不能进一步谈谈农业部将采取什么措施继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

[马淑萍]:谢谢这位记者。维护市场秩序是我们农业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农业部对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是非常重视的,我们连续三年开展了种子执法年活动,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这三年的执法年活动,应该说成效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这么讲,在推进种子执法年活动当中,我们在工作推进方面有六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我们抽检的作物由过去的“两杂”作物(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现在拓展到30多种作物。二是我们由过去到企业仓库去抽检到现在去市场上抽检,我们开展了春季、秋季市场的抽检活动。三是我们由过去在主要的用种大省去抽检扩展到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抽检。四是我们过去只是抽检种子质量的四项指标,即发芽率、水分、净度、纯度,现在不仅是抽查质量,还要抽查品种的真实性。五是我们由过去的重视终端抽查到现在的抓源头,从环节上,我们不仅到市场上看种子质量怎么样,我们还要到基地源头上看种子质量怎么样。六是我们的抽检样品数量也在增加,过去农业部一年抽检一、两千个样品,现在是三、四千个样品,全国由3.6万份现在增加到7.3万份,样品数量翻倍。

[马淑萍]:还有,这三年来,我们也统计了一下,我们累计出动执法人员接近一百万人次,检查了近八十万个企业,还有种子市场门店。三年来,我们退出了近四千个品种,包括国家级的和省级审定的品种,一切不适宜种植的品种全部退出,加上前几年的退出,现在累计退出了七千多个品种。我们清理了一批企业,一些不再搞种子经营的或者问题特别严重的,清理了近千家种子企业。还有,我们对三千多家有问题的企业,不规范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通过三年执法年的活动,种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品种多乱杂、企业多小散的状况明显改观。我前头已经介绍了,品种退出了七千多。我们一共审定了多少品种呢?从品种审定制度以来审定了一万七千多品种,退出了七千多,加大了品种的清理力度。清理了两千多个企业,有8700多家企业,目前我们还有6200多家,企业多小散的情况明显改观。我们种子市场抽查的质量明显提升,“两杂”种子去年抽检的结果合格率都在96%以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守法意识在增强,因为我们连续的执法年,始终保持一种高压的态势,对企业,对这些生产者、经营者都有一个威慑作用,比如说我们检测结果都上网公布了,对每一家企业都是一种威慑,所以守法意识在增强,这是我们执法年效果最好的一方面。只要大家主动守法了,那么我们的市场秩序就会好,执法年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种子市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监管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马淑萍]:特别是目前套牌侵权的行为依然存在。一些非法企业把套牌的种子直接供应到农户,让你抽不到样。可以讲监管形势仍很复杂,监管任务非常繁重。接下来,农业部还会一如既往地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治理,重点开展“打假护权”行动。一是积极地开展专项治理,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无证生产等行为,并从生产基地源头开始治理。二是对一些问题企业进行跟踪追查,特别是明年我们准备在800个粮食大县种子经营门店进行清查,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不按规矩操作的,该取缔的就要取缔,该规范的就要规范。三是启动品种清理行动,所有不符合、不适宜种植的品种,一个品种多个名字的,我们结合品种命名办法的落实,实施严格监管。我想,通过这样三个行动,种子市场秩序会越来越好。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我国是现在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估算种子市场价值有600多亿,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孟山都、先正达、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抢占国内市场,我们想了解,目前外资进入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国外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种业安全?谢谢。

[马淑萍]:外资进入我们国家,最早应该说是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最早进入的是蔬菜种子市场。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外资进入了棉花种子市场。2001年《种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种业市场是全面放开了,外资逐渐进入到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市场,像玉米。截止到目前,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还有独资企业,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只有25家,其中4家是搞玉米的,1家搞棉花的,其他都是从事蔬菜花卉种子经营的。

国外品种进入我国市场,不仅仅是外资到我们这儿来投资,进入我们的市场,还有一个渠道,就是我们进口种子,初步统计,我们现在每年大约进口种子量在15000多吨左右,主要是蔬菜种子,还有部分向日葵种子、甜菜种子。通过这样两个渠道,一个是外商投资建合资企业或者独资企业,还有一个通过进口种子。目前占有市场份额比较大的是甜菜。还有一个市场份额比较大的就是食葵,向日葵分油葵和食葵,食葵当中大约有50%-60%是国外品种。但是这个绝对面积也不是很大,我们整个向日葵的面积是1400多万亩,食葵的面积大约是800多万亩,50%也就是400多万亩是国外的品种。

[马淑萍]:还有是蔬菜,主要是像西红柿、长茄子、彩椒等,因为我们的绝对面积不是很大,西红柿我们国家是900多万亩,进口种子不到10%,辣椒多一点,大约占到15%以上。当然还有一些叶菜类,还有萝卜等,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

国外品种进来,我们认为是有利有弊的。从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来讲,一个是我们引进了好的品种,国外的品种,大部分商品性特别好,货架期长,农民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对产业发展有好处。同时部分企业还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像种子加工,国外的种子加工比我们质量要好,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还有经营理念方面,特别是服务的理念,这些都是对我们种业有益的。当然国外品种也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一方面是国外品种占了我们的一部分市场份额,另外一方面就是对我们的育种产生了一种挤出效应,比如说甜菜,我们现在的品种占领的市场份额不到5 %,我们育的种推广不开,那育种能力就会萎缩,育种人才就会流失,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我们希望外商带着技术、带着品种、带着人才、带着经验来到合资企业,提高合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国种业的发展。我相信我们改革开放是一如既往的,我们应该坚持合作共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刚刚马局长反复提到准入门槛的问题,我们看到规划当中提出要做大做强种子企业,而且在新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也已经实施了,能不能介绍一下《办法》实施以后,现在的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马淑萍]:刚才我介绍了这个《办法》的具体规定。《办法》实施以来,一是促进了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因为你要想拿到一个亿的,一定要兼并重组。比如说中种集团,就拿出了2.8亿元兼并了6家企业,像北大荒垦丰集团把整个农垦的种子企业全部整合,组成了一个垦丰种业集团,营业额由原来的3个多亿现在到了10几亿,还有荃银高科是一个上市企业,是通过市场上募集的资金去兼并企业,这加快了兼并重组。

二是加快了引进人才。我们现代企业最缺的是人才,一方面是管理人才,一方面是科研人才。这个企业要建立商业化育种,一定要引进科研人才。我们有一些企业加快从国外引进海归人才,一个是高管人员,还有一个是建立研发团队。比如说山东的冠丰种业,去年一年引进了13个博士,在种业当中是非常有特点的;像德农,也从国外引进了许多人才。

三是加大了投入力度。《意见》出台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推动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像中种集团投入5个亿在湖北武汉建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大北农计划投资5个亿,建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现在已经初具雏形。还有隆平高科,由过去每年投资四千万搞科研,现在投资一个亿建研究院,辽宁东亚投资1.2亿建研究院。还有投资制种基地,建加工线、建加工中心。这些企业在《办法》颁发以后行动都是非常快的。

我们现在企业的数量在减少,由新办法实施前的8700多家,降到现在的6296家,减少了28.7%,同时企业的结构也在优化,大企业在增加,小企业在减少。我们在6200多家企业当中,注册一个亿的企业是59家,新办法实施之前只有32家。3000万以上的企业是445家,新办法实施之前只有324家。3000万以下的企业原来是8200多家,现在只有5700多家,也就是说大企业增加,小企业减少,这是个非常好的势头。

我们企业的规模大了,市场份额就大了。比如说我们前十强,2011年的时候,他们的市场份额只有91亿,2012年就达到了109亿,增加了18%。还有创新能力在增强,去年国审品种当中,玉米企业申请的占了60%,比2002年增了37个百分点,水稻占了38%,比2002增了27个百分点。去年新品种保护品种当中,企业申请量首次超过科研教学单位,这都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表现。所以我们讲,企业是主体,企业是商业化育种的主体,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中国的企业大有希望。

[雷刘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马局长,谢谢各位。提前给大家拜个年,希望大家在2013年对农业部的新闻宣传工作继续给予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 ©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电话:0535-2788826,邮箱:ymcylm@126.com
地址:山东省莱州市城山路农科院南邻 邮编:261448